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集团动态媒体报道行业新闻政策解读社会责任

首衡“鲜速度”:一颗菜心的14小时极速保鲜之路

日期:2025.04.15    来源:首衡集团    浏览量:3205

清晨4点,当很多人还在睡梦中,菜农岑小拾已经和妻子一同起床,走进蔬菜种植大棚,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这里是位于涿州市松林店镇北泽畔村的菜心种植基地,78个大棚整齐的排列着,大棚里的菜心翠绿鲜嫩,正是成熟的时候。

岑小拾手法娴熟,只见他右手拇指套着一个刀片,用来割断菜心的根部,左手臂弯码放菜心,十几分钟便割了五六十棵,打捆入筐。

随后,成筐的菜心被搬运至三轮车上,向着12公里以外的首衡高碑店市场进发。



“我这里16个菜农都是贵州来的,他们种菜的技术全国一绝。”种植基地的老板马艳表示。

马艳是首衡高碑店市场的蔬菜商户,在她的档口,每天可以卖出6000斤菜心。

8点刚过,第一车新鲜菜心已经抵达首衡高碑店市场。此时,市场内早已热闹非凡,采购商和经销商们穿梭于各个档口,盯着刚刚入场和上架的蔬菜。鲜嫩翠绿的菜心一露面,便吸引众多买家询问、挑选、议价。马艳一边指挥工人卸货,一边与客户沟通,微信里的订单、讨价还价的消息弹个不停。

10点左右,装满菜心的货车陆续驶离高碑店市场,奔赴北方各地。凭借高效的物流,中午12点前,这些菜心便进入石家庄、北京、天津各大市场的摊位上。

傍晚6点,新鲜的菜心经过简单清洗、烹饪,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从田间到餐桌,不到14小时,京津冀的消费者基本上都能在晚饭时吃到当天采摘的新鲜菜心。”马艳说道。

这个14小时保鲜供应链,是商户和市场共同努力的成果。马艳于2015年从北京来到首衡高碑店市场,经营各类水叶菜,最近几年,随着北方人对于菜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马艳产生了投资建设种植基地的想法。

“苦于不是本地人,多方打听也没有着落。”首衡集团产地对接负责人刘浩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重视,走访咨询了周边很多乡镇的领导,最终在涿州建设了这片面积超过100亩的种植基地。

无独有偶,李洪峰是首衡高碑店市场另一位菜心商户。今年他计划扩大经营规模和种植基地的面积,在刘浩的帮助下,他与高碑店市方官镇政府达成协议,投资建设250亩的大棚。



据统计,首衡集团在高碑店、定兴、涿州、涞水大力推动水叶菜基地建设,已发展种植面积超 6000 余亩,品类涉及菜心、芥蓝、油菜、油麦、香芹、蒿子杆、小白菜等。

在首衡高碑店市场的支持下,马艳的生意越做越大,菜心供应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满足京津冀地区需求,还逐步拓展至山东、内蒙古、东北三省。这条高效的保鲜供应链,不仅让消费者品尝到新鲜蔬菜,也为农产品的快速流通提供优秀范例,推动整个蔬菜行业不断发展。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