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11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斐然,区域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达11.5万亿元,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标杆企业,首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不断攀高向新,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也为京津冀地区的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首衡高碑店市场2015年正式启动运营,陆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果蔬、干副调料、粮油、花卉等产业先后入驻,仅用6年就打造了中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诠释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驱动下的“首衡速度”。自2021年以来,首衡高碑店市场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农贸联发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百强”榜单第一,交易量、交易额均稳居全国榜首。2024年,首衡高碑店市场交易量达到1910万吨,交易额1410亿元,取得新的突破。
攀高之路:构筑民生事业的坚强堡垒
2024年12月12日,总投资52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30万平方米的首衡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正式启动运营,这是首衡集团攀高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该项目立足“平急两用”,涵盖应急物资临储区、中转区、特殊事件应对全封闭管理区等多个功能区,可全天候保障京津冀城市群1.1亿常住人口7天以上农产品充足供应和价格稳定。
民生堡垒的打造,并非一日之功。首衡集团在不断巩固高碑店市场优势的同时,积极推进南北双核战略。高碑店作为北方核心支点,持续扩大产业布局,蔬菜区启动运营、智慧冷链二期项目开工建设、网红食品一条街开启,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而南方支点湖北孝感首衡城自2023年11月运营以来成绩斐然,汇集水果、蔬菜、水产、冻品等多业态,对接湖北省40多万亩种养殖基地,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家供应商合作,日均交易量和交易额稳居全省第一、华中第二。南北双核联动,与清苑、常德、永州等其他项目共同撑起全国互联互通的农产品流通产业生态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
向新征程:激发产业创新的澎湃动能
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预制菜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首衡集团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积极布局预制菜产业。产业园整合上下游资源,吸引众多预制菜企业入驻,形成从食材供应、菜品研发、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便捷、多样美食的需求,也为农产品流通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好口味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尚帅于2021年入驻首衡,经营各类高端海鲜、水产、鱼虾肉、牛羊肉等500多种预制食品,目前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凭借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和对预制菜的品牌化运营,尚帅成功征服了消费者的味蕾。
近年来,首衡集团为帮助商户适应市场变化,深入开展京津冀十万电商精英培训,11期2300名学员结业毕业,电商数字人直播中心投入运营,新增电商市场主体2400人。王顺顺是在首衡高碑店市场成长起来的直播达人,几年前他从教培领域转行,与朋友一起成立千始电子,开启生鲜直播之路,借助小宝哥、煜谦、宝隆洲等商户的优质货源,视频号粉丝量突破15万,单场最高关注量30万,有时候一场直播,光榴莲的成交额就能到20万元,在平台垂直类目中名列前茅。
202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已走过11个春秋。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进程中,首衡集团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同频共振,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关键10年节点,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镌刻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
首衡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而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快速成长,打造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衡模式”,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树立了标杆,为区域民生保障、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能,特别是为首都北京的城市安全筑牢了基础。10年来,首衡集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舞台上,通过攀高向新实现了自身的华丽蜕变。展望未来,首衡集团将继续秉持“保民生、兴产业、活经济、带就业、富百姓”的初心使命,不断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实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续写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