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集团动态媒体报道行业新闻政策解读社会责任

北京“蔬菜大佬”南迁记

日期:2024.07.16    来源:首衡集团    浏览量:25969

“我是去年年底,从首衡总部楼下的临时交易区搬过来的,现在摊位面积更大了,生意也很稳定,一天的销售额大概有15-20万吧。”



张进余一边指挥工人卸货,一边介绍自己的摊位。


张进余来自安徽,是首衡高碑店市场的一位叶菜大户,主要经营小白菜、油麦菜、茼蒿等产品。


新开业的蔬菜区位于首衡高碑店市场东北方向3公里远的地方,全称是首衡京津冀保供基地(蔬菜二期)。该项目是对高碑店市场的升级和扩建,主要包括净菜交易区、特菜交易区、食用菌交易区、蔬菜保鲜库、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总占地905亩,总储备能力达25万吨。


确保京津冀地区7天以上农产品充分供应、价格稳定,是这个项目最重要的职责。而要承担这一职责,离不开张进余这种“蔬菜大佬”的入场。



2023年12月底,随着保供基地蔬菜区的启动运营,招商工作也迅速展开,张进余作为首批商户代表入驻蔬菜区。为了扩大经营,张进余一口气签下5个档口,为了保证产品新鲜度,他还租下了冷库存放蔬菜。


由于“下手早”,张进余抢到了精深加工专区B5东通道的位置,这里来来往往的人流很大,也比较显眼。


张进余从事蔬菜批发已经将近20年了,然而与首衡结缘,却是最近几年的事儿。




2020年以前,张进余的“大本营”在北京,大部分产品供给北京的各大商超及中小采购商,为了保证供货稳定,他在张家口承包了1000亩种植基地,在沈阳、邯郸、唐山等地大型种植园也签了长期的购销合同。

2020年下半年,张进余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了解到首衡高碑店市场,对这里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开始尝试将部分业务迁移到首衡市场。

他坦言,当时心里对于首衡市场业务的发展前景还是有很大的顾虑。毕竟深耕北京市场多年,很多老客户习惯了到北京拿货,订货量也很可观,骤然迁移到高碑店,会不会动摇自己多年筑牢的商业根基?

然而,张进余很快发现他的顾虑是多余的。首衡高碑店市场的辐射能力和运营能力都很强,来这里采购的客商不仅来自京津冀,北至东三省,内蒙古,西到陕西山西等三四百公里的采购商也是络绎不绝。以前在北京维系的很多老客户也都跟随而来。

在这里,他的生意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四年时间,生意规模比以前增长了50%以上,一年的流水超过4000万。

让张进余从北京顺利南迁高碑店且实现更大发展的,除了更大的摊位和更多的客流,还有更加先进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依托中央智能仓库精细化智能化监测设备、冷链仓储设备、自动化物流设备、信息化系统平台、公用工程设备等,蔬菜区搭建了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农产品大数据信息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形成了统一的大数据生态体系,实现了基地内的智慧化运营和高效联动。这些为商户今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如今,无论是事业和家庭,张进余已经完全融入高碑店了。张进余今年37岁,有三个孩子,最小的还不到一岁,两个孩子原本在廊坊市固安县上学。这几年,随着生意发展越来越好,两个孩子全部转学到了高碑店。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首衡市场为入驻的商户们提供了从安家落户到子女就学的全套服务。“这里的教育很不错,今年还出了个全保定市的高考状元,太棒了。”张进余高兴的说。

事业兴旺,家庭美满,就是现在张进余的真实写照。


然而,更美好的未来还在向张进余招手。首衡集团重点打造的民生物资保供基地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预计今年四季度投入运营。据首衡农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保供二期”项目规划建设了蔬菜加工分拣中心、物流集散中心、多温度段仓储(常温库、保鲜库、冷冻库)、沿街商业配套、交易厅棚等物业设施。“保供二期项目投入运营后,可以更好的满足商户们从事品类经营、采购理货、配套商业服务、办公住宿、净菜加工、分拣打包、停车休息、物流配货等多样化的物业需求,为商户们事业发展搭建更广阔、更高标准的舞台。


对于新的更大的舞台,张进余跃跃欲试,而更多“张进余”正在从北京、天津乃至山东山西赶来这里。他们考察洽谈,他们签约入住,他们扩大经营,他们落户安居。


他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潮中的朵朵浪花,蕴含着澎湃动能;他们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中的先进标杆,迸发出不竭动力。我们相信,在首衡集团和无数“蔬菜大佬”的带动下,高碑店将为京津冀稳价保供和食品流通产业升级注入强大动能。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