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人民日报发布题为《一期项目储藏能力达20万吨!首衡智慧冷链物流园启动运营》文章,报道首衡智慧冷链投产开业。原文如下:
11月18日,首衡智慧冷链物流园正式启动运营,这意味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历史进程又添一笔、京津冀保供根基被进一步夯实。上午10时,智慧冷链物流园投产开工仪式正式开始,参加本次活动的包括行业专家、金融机构代表、经营、采购商户代表。
首衡集团董事长米亚林介绍说,“集团将借助高碑店市的区位优势,将项目打造成集交易、仓储、物流、电商、配送等一体的国际冻品交易中心,成为华北地区智慧冷链物流集群新标杆。”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提高“环京津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内生鲜农产品的仓储保鲜能力。”米亚林表示。
据了解,智慧冷链物流园规划占地620亩,计划总投资36.7亿元。该项目将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总计50万吨的超大体量冷库,丰富冻品、水产、肉、蛋、禽、速冻食品等业态,
本次开业的是首衡智慧冷链物流园一期项目,该项目占地245亩,主要建设:6座大型智能冷库、1座生鲜农产品交易大厅和名特优展示中心,总储藏能力达20万吨。
基于河北高碑店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广阔的市场前景,北京冻品、水产批发商户也都跟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趋势,逐步将业务转移到高碑店。据了解,西南郊市场、京深海鲜市场90%的商户都已经入驻园区。
在园区,也是一派繁忙景象。交易大厅,经销商正在和采购商对接,经营商正在根据订单指挥调度;库房里不断有货品输出,短驳车忙碌有序的在库房和上货物流车之间来回穿梭。
据了解,智慧冷链物流园一期项目的启动运营,补充了猪副、牛羊肉、禽类、水产、调理品等冻品批发业态。与首衡河北新发地的果蔬,干调,副食形成产业集聚,成为全产业链“一站式采购平台”。
除了做好保供工作,在后疫情时代,物流园还将充分发挥应急储备功能,以应对突发情况,提升城市应急保供能力,保障京津冀连续七天以上农产品安全稳定供应。
“我们已圆满承接了北京果蔬、干调、副食、粮油、花卉、五金建材等批发产业的外迁工作,直接疏解在京人口3万余人,为首都优化空间布局、腾退发展空间起到了重要作用。智慧冷链物流园是进一步深化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承接北京产业疏解外迁又一典型项目。也标志着,协同发展进一步深入推进,一个经济结构优化、交通出行便捷、生态环境优美的京津冀蓝图正在高碑店加快变为现实。”首衡集团副总裁魏树俭介绍。
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智慧冷链物流园也严格落实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据介绍,市场除了严格执行提前报备以及索证索票制度,还对进口冷链食品二次核酸检测。同时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市场还组织商户将产品信息录入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追溯平台,实施赋码销售。
熙熙攘攘,这里的冻品产品正在传输向全国各地。高碑店这座北方小城在继成为北方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之后,又成为了“肉案子”。在这里,首衡打造的农产品流通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也在不断的扩充和完善。